
PC阳光板温室花卉生产的成本分析
温室花卉生产的成本主要由种苗、能耗、人工及生产资料,下面以湖南地区生产蝴蝶兰、红掌和凤梨三个品种为例对生产成本做一个简单分析。
种苗:蝴蝶种苗以一般分生瓶苗为例,需要养护20 个月才能成花;红掌和凤梨种苗以进口穴盘苗为例,需要养护14个月才能成花,温室大棚建造,蝴蝶兰、红掌、凤梨三个品种的种苗成本各占总成本的比例依次为16.6%、30.2%、29.4%(三年平均,以下次序同),因为价格相对稳定,所占比例有逐年下降趋势,日光温室大棚,种苗的成本是固定和必须的,好的种苗生产出的成花品质能有保障。
能耗:以上统计的三个品种能耗成本各占总成本的36.2%、46.7%、48.2%(三年平均),因为价格上涨,温室大棚,所占比例有逐年上升,钢管温室大棚,是花卉生产中的成本支出。能耗的高低和下列因素有关:
当地的气候:湖南地区冬季温度低,12 月中下旬到次年1 月中下旬连阴雨时间长,加温时间长煤耗大。夏季较热,降温时间和强度大,电耗大。所以湖南地区特殊的气候条件决定了花卉生产的能耗大的特点。

国内外温室大棚控制技术的发展状况来看,控制技术大致经历三个发展阶段:
一、手动控制
这是在温室大棚技术发展初期所采取的控制手段,其时并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控制系统及执行机构。种植者既是温室大棚环境的传感器,又是对作物进行管理的执行机构,他们是环境控制的核心。通过对温室大棚内外的气候状况和对作物生长状况的观测,凭借长期积累的经验和直觉推测及判断,手动调节温室大棚内环境。种植者采用手动控制方式,对于作物生长状况的反应是最直接、最迅速且是最有效的,它符合传统农业的生产规律。但这种控制方式的劳动生产率较低,不适合工厂化农业生产的需要,而且对种植者的素质要求较高。
二、自动控制
这种控制系统需要种植者输入温室作物生长所需环境的目标参数,计算机根据传感器的实际测量值与事先设定的目标值进行比较,以决定温室大棚环境因子的控制过程,控制相应机构进行加热、降温和通风等动作。计算机自动控制的温室控制技术实现了生产自动化,适合规模化生产,劳动生产率得到提高。通过改变温室大棚环境设定目标值,可以自动地进行环境气候调节,但是这种控制方式对作物生长状况的改变难以及时做出反应,难以介入作物生长的内在规律。目前我国绝大部分自主开发的大型现代化温室大棚及引进的国外设备都属于这种控制方式。
温室大棚|兆锋温室|花卉温室大棚由湖北兆锋温室工程有限公司提供。湖北兆锋温室工程有限公司(www.hbzfws.com)是一家专业从事“蔬菜大棚温室,花卉种植温室”的公司。自成立以来,我们坚持以“诚信为本,稳健经营”的方针,勇于参与市场的良性竞争,使“兆锋”品牌拥有良好口碑。我们坚持“服务,用户至上”的原则,使兆锋温室在农用品中赢得了众的客户的信任,树立了良好的企业形象。 特别说明:本信息的图片和资料仅供参考,欢迎联系我们索取最准确的资料,谢谢!